对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教材使用的几点思考

2019-08-20 15:10

摘自:《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》

当前,二期课改正在沪上如火如荼地开展。配合课改而使用的高中语文教材(华东师大试验本)也以其全新的面目和鲜明的特点闪亮登台。以笔者愚见,新教材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:

1. 打破按文体组元的惯例,无论古今中外、题材体裁,均按内容编排单元。 2. 打破传统名篇的束缚,扩大了选材范围,相当多篇目是传统教材未曾选入的。 3. 有极强的时代性,不少篇目为近年来报刊发表的时文,连 2002 年发表的也被入选。 4. 选文注重人文色彩,文艺作品比重明显加大。 5. 篇目明显增多,扩大了阅读量。以高二第一学期为例, S 版只有 33 篇,而新教材增至 55 篇。 6. 取消了“思考与练习”,给学生的阅读和教师的教学以更大的创新空间。若能合理使用新教材,确实有助于构建开放的语文教学体系,拓宽学生的知识面,全面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,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强劲动力。

但是,教材试用的实践和对教材的仔细审视,我们也产生了诸多困惑,很需要有关专家指点迷津。如,教材按内容组成单元,淡化了汉语言学的系统知识,那么,字、词、句、章、语、修、逻、文,听、说、读、写 ---- 传统教学中备受关注的所谓“双基”要素我们该如何处理?以高二第一学期第一单元为例,该册以反映“平民”生活为主要内容,收入了四篇小说、三篇散文、两首诗歌。对该单元的教学,我们要不要抓住各篇的文体要素及语体特点?如果需要,我们在教其它单元的相同文体的课文时,又应如何确立教学重点?又如,教材没有提供传统意义上的所谓“教参”,又取消了传统教材在篇后附“思考与练习”的“助读系统”,老师教学设计的自由度明显加大,教学的随意性也会随之增大,如果学校没有安排教师各年级循环教学,又如何避免教学的疏漏与重复呢?即便能够实行循环教学,如果教学的内容随教师的个人理解而定,教师对教材的教学重点和达成目标又缺乏清晰的认识和周密的计划,又如何避免挂一漏万呢?而且,教师本身的水平也参差不齐,这又如何避免理解的偏差和教学的失误呢?再说,教学内容各不相同,效果评估又如何进行呢?

鉴于上述情况,笔者以为,要使语文新教材发挥预期的效能,确保二期课改顺利进行,可否采取以下几个措施。

一、构建纵横交错的训练体系,避免教学的盲目与无序。

所谓“纵”,即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构建纵向网络,以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;所谓“横”,即以科学、人文等内容要素构建横向网络,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。我们应根据《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》(以下简称“新课标”)的规定以及教材中每篇课文、每个单元前的“导引”,精心确立每篇课文、每个单元、每册教材的训练点,形成完善的体系。如果我们把一册课本比作一个“体”,把每个单元比作一个“面”,把每篇课文比作一条“线”,把一个训练单项比作一个“点”,那么,连“点”就成了“线”,组“线”就成了“面”,构“面”就成了“体”,整个高中阶段六册教材也就构成了一个周密的训练体系。以文言文的知能训练要求为例,“新课标”规定:“三年中,阅读文言文和古诗词不少于 6 万字。能读懂文言课文,理解常用的文言实词、文言虚词和常见的文言句子的含义和作用,了解常用文言词法、句式特点;把握文章的主要思想,会分析、吸收文章的精华;领会文章主要的写作手法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及有关资料理解课外的文言文和古诗词的内容;有一定的文言文古诗词背诵量,每学期为 2000--2500 字。”根据这个规定和教材的特点,我们可以将高中三年的文言文教学作一系统安排,构建一个科学的训练体系,科学、有序地实施教学与训练。这样,教学的重点突出了,难点击破了,时间节省了,效益提高了,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势会得到体现,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培养也就落到了实处。

二、实施单元教学,以内容为核心,探讨不同文体、不同作者在表达同一内容时的不同特点。

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一件十分繁重的任务,虽然途径多种多样,但对语文教师而言,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,这就涉及到一个时间问题。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,篇目大幅增加,以同样的课时完成这么多的教学内容,时间明显吃紧。若大幅删减,有违新教材编选的初衷;若留给学生课外阅读,又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,学习的效益也难以得到保证。因此,以课文内容为核心,实施单元教学,抓“大”放“小”,突出重点,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方法。所谓“抓大”,即从整体着眼,根据课文在整个单元、整册教材,甚至整个教材体系中所处的位置,抓住它区别于其它课文的最具特色之处,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,学生疑惑的深奥之处,尤其是同单元中相同内容、不同文体和语体的表达特点以及不同单元、相同文体和语体的不同表达特点,重锤敲打,讲“畅”议“透”,而不是浮光掠影,浅尝辄止。所谓“放小”,即是对那些与其它课文的相同之处,不是课文的“特色”之处,学生稍动脑筋即能理解之处,可以暂时放一放,少讲或不讲。这些在某一篇课文中暂时“放”掉的小“点”,在整个知识能力体系的“体”中,必定会有它的位置。这里“放”掉的,那里会收到,这样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,培养他们的素质。

三、课堂教学要求活求新,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效能。

二期课改向我们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,这就需要我们在运用新教材实施课堂教学时要求活求新。所谓“活”,就是教学的思路要活,教学的方法要活。所谓“新”,就是教学的观念要新,教学的手段要新。

刘国正先生指出:“语文教学要追求活。”语文教学的活,主要是思路的活,而又体现在教学方法的活上。教学方法的选用要因文而异,因人而异。就是说,不同体裁,不同教学重点、教学难点的文章,要采用不同的方法。不同的学生,不同的教师,也要采用不同的教法。譬如,教学说明文,就可以采用引导学生从捕捉语言信息入手(即引导学生寻找聚焦性的概述句、诠释性的定义句、引申性的后续句、承启性的过渡句、系统性强的概念群、内涵丰富的短语等),去理解把握全文的方法。教学文言文,可以采用让学生对照注释,自己翻译,然后再就疑难问题提出质疑,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,教者作出总结的方法。就具体篇目而言,教法又灵活多样,各有不同。但不管怎样活,总是遵循一条原则,即“教是为了不需要教”,教是为了培养“不需要教”的素质。

教学思路能不能活,教学方法能不能活,还要看教学观念是不是新。教学观念更新了,才能使我们的思路和方法跟上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。譬如,“新课标”提出了“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能力表现的不同形式,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的功能,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,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健康发展”的新理念。那么,我们就必须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差异,在培养他们的语文素质时,不仅要优化自己的教法,更要关注他们的学法。要提倡和允许学生独立思考,鼓励他们主动去观察、感受、发现、创造,形成可贵的探索创新精神。我们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,学习运用新的教学手段,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益。譬如,借助信息技术“指导学生在收集、处理、运用信息的过程中,扩大视野,积累有用素材,提高思辩能力”(“新课标”)。

四、注意协同备课,借助群体力量深入开展教材、教法研究。

由于教材编写的体例新,入编的课文新,课改的理念新,又缺乏相应的教参和教学实践经验,这就给我们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。有些专家曾担心提供教参会束缚老师的思维,他们的看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。但我要讲,教师的专业水平并非整齐划一,对教材的理解也会有深有浅;而且,受各种因素的制约,单凭个人的力量,要找到所有课文的相关资料、真正读深读透每一篇课文、科学地建立知识和能力的训练体系、步调一致地实施教学,是非常困难的。要使每个老师都能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、难点,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,很有必要从当前大多数老师的实际出发,编写合适的教参。我们可借鉴人教版教参的做法,注意吸收语文教改和学术研究的新成果,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见解不同的文章供老师比较选用,既要帮助解决备课中的实际困难,又要有利于发挥教师独立钻研教材和实施教学的积极性、创造性。为解燃眉之急,当前我们更应加强集体备课,大力开展教材、教法研究,优势互补,团结攻关;尤其要借助网络优势,搜集和整理适用资料,努力实现资源共享。

上海市编教材一直缺乏自己的研究园地。全国有几十种语文报刊,每年要发表大量的对人教版教材教法进行研究的文章,而对上海市编教材则基本上不作研究;即使是上海的《语文学习》,也很少刊登研究本土教材的文章。对本土教材的研究文章无处刊发,这种状况,不利于教师准确深入地把握教材,我们期望引起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。同时,我们也应自力更生,创设自己的研究基地,对二期课改新教材开展深入而细致的研究,我校语文组“网络环境下二期课改新教材多元解读”的课题研究及其主题网站的创设,就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。

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,需要我们全体同行的共同努力。笔者不揣浅陋,把自己的思考所得就教于各位专家同行,期望得到批评和指正。